从镜头的角度解读是枝裕和
是枝裕和近几年可谓高产,而且质量保持的很好。
我是怎么知道是枝裕和的呢? 其实,我最先在网上看到的是枝的作品是《步伐 不停》,还有从身边听说的《空气人偶》。不过,真正打算去翻是枝的作品倒是直到《海街日记》在豆瓣看到一位我敬仰的大v说,是枝越来越像大师了。话不多说,先立个flag,我觉得是枝裕和最引人入胜的是他的镜头,最令人动容的是他的作品总吐露着一颗人文关怀的心。
分析下,是枝广受关注的近几部电影。
无人知晓
步伐不停
空气人偶
奇迹
如父如子
海街日记
比海更深
可以看出是枝自《如父如子》后,开始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在戛纳上,是枝总共获得4个提名,2个奖。基本是大奖,是枝屡受戛纳的青睐。虽《空气人偶》把控力不足更像是是枝的一个新探索,但也将裴斗娜带向国际。仅《比海更深》 从主竞赛单元降格到了二级单元(一种关注单元 )。
从内容表达上来讲,《无人知晓》是对社会事件的再讲述;因母亲过世为创作缘起的《步履不停》是他对三代关系中情感故事的演绎与互动,拍得克制而收敛;《空气人偶》则是较为特别地没有讲述家庭,转而细道社会独立(或者说是孤立)个体的描述和对存在、自我的探索;《奇迹》再回归到家庭亲子关系,是一个少有的很温情的治愈系的故事;《如父如子》是讲述一位事业成功的父亲对父亲角色的审视与纠正,同时延伸了不少社会父子问题的思考;《海街日记》则是讲述镰仓四姐妹,囿于家庭和现实的隐隐无奈,同时又有亲人嬉戏的温暖,当然也是羁绊、关系交错的真实人生写照;《比海更深》以废柴作家的角度重现了一个破裂家庭的温情时刻。
是枝裕和以纪录片导演出身,后又成为20世纪90年代晚期“新日本电影新浪潮”的代表。是枝导演与台湾的联系是密切的,他曾拍摄记录片《当电影映照时代:侯孝贤和杨德昌》,并参演《 光阴的故事-台湾新电影 》。据说他的偶像是侯孝贤。所以是枝导演的手法思想是受上世纪70、80年代台湾新浪潮的影响的。虽说偶像是侯孝贤,但我总觉得他的镜头里有一些杨德昌的味道,特别是一些讲故事的态度上。
是枝裕和每部电影总有用空镜头,但作用却有所不同。
大多时候,是枝裕和的空镜头使用中长焦,拍摄全景或远景,烘托情感并 控制节奏的。例如,
《无人知晓》中,当孩子跑下楼梯,冲出楼道去玩耍后,会留一个空镜。
当孩子在街上奔跑前,会先留个空镜,画外音会听到孩子们的笑声,然后片刻,孩子才出现在镜头前。
《步伐不停》,伴随着家人的谈话,家中门关及摆设的空镜。
炸玉米饼。
浴室里的几块碎瓷片和用脸盆冰着的西瓜。
《奇迹》中片尾的留白。引人联想。
此外,在《海街日记》中,有一个空镜用来暗示季节的变化。
也会有不同用途的近镜,不如《海街日记》里有个镜头是浴室的下水道,爬着一只虫子的小细节。这个空镜不仅是烘托情感,还推动了情节发展,更表达了一种生活感,写实感。
在《比海更深》里,有一个伴随着天气播报台风情况的近景,相当的写实,随台风的余韵而摇摆的衣服,彩票,具有记录感,并且将贯穿全片的一个意象--彩票再一次放到观众眼前,渲染了意境,情景交融,观众一瞬间就进入到这个情景中。
从以上可看出是枝裕和的镜头是朴实不过的了,他经常会在空镜头时插入一些家人的对话、电视声音、缓缓飘过的音乐来引导观众。他的空镜头大多是定镜,时不时和空镜头组合在一起的定镜头,也是是枝裕和的常有手法之一,从《步伐不停》确立风格后,那种带有浓浓日本情怀的定镜可算是他的烙印。
以最为人称道的《步伐不停》为例。《步伐不停》中的移动镜头屈指可数,只有捕捉蝴蝶(符号之一)时和开头煮菜移动了镜头。
中距的定镜再搭配日常的日式饭席,有点发旧的拉门,平常的榻榻米等等,这些元素加起来,写实平和。浓烈的生活气息。
使用定镜,符号式的,寓意人生路途,步伐不停的多次出现的楼梯。
《海街日记》中,用中远距离捎带上一些夏季花火大会的传统吉祥物?,梅子酒,当然还有四姐妹美美哒和服。色调为淡蓝(可能也有夜晚的考虑),辅助光和轮廓光打的恰到好处,写实感满分。同时,使用该构图(注意两只伸出来碍眼的门)而不直接拉近景,有表达一种全片的命题:在姐妹亲情的嬉闹温暖中,又有无奈于 各种亲人关系,恋人关系的真实人生写照。
《无人知晓》也是用了一个定镜来表达孩童游戏。
除却定镜,我想谈论下是枝导演最令我动容、黯然神伤的背影与意味深长的收尾。
《无人知晓》
《步伐不停》
《空气人偶》
《奇迹》
《海街日记》
《比海更深》
这张让人想起桃姐。
一般,背影总让人联想到离别、分离,而是枝的镜头更时不时透露这一种关怀。当镜头缓缓拉过,我们更多体验到一种感同身受。
我认为讨论下是枝裕和的《如父如子》里镜头的对比也是很有趣的。《如父如子》诉说的是医院意外造成的儿子互换的事故,数年后,在两个家庭的发现并对待这一事件的态度和心理变化来道出一些亲子的至理,这些至理并不总是通过内容而是通过多种细节去传递给观众。其中,在镜头下的两个家庭的对比是枝处理得挺入微。
先看下海报,其实从海报我们已经可以管中窥豹。海报左侧是野野宫一家,海报右侧是斋木一家,左边福山雅治扮演的野野宫良多一脸严肃,其妻子双手放于身前,显得贤淑文静,而儿子庆太略略低头则显得内向。而右边斋木一家,他们不太端正的站姿,脸上的笑颜,可知他们是比较不拘一格,比较easy going的一家。
当然,对比不至于海报。
由以下两图可比较家庭关系。
此图,使用了长焦远距离拍主要人物,架构得比较远which也让人觉得远,并且背景为蓝色调的有一种和众生远离,孤独在空中的感觉,以上的这些表现了这一家的疏离感。
用平胸,短焦距表现人气接地气和亲和力,一种温馨的家庭就餐跃然画面。(其实这里我并不理解用冷光,难道是以孩子庆太的视角调光的?)
当然,是 枝还有个比较大的特点是异于常人的冷静和克制,比如《无人知晓 》中,主角小妹妹的死亡刻画。
首先出现的是妹妹的画
第二是,妹妹的静止不动的手。
轻抚妹妹的头发。
姐姐还说了句。
最后,下葬妹妹的地方--机场附近(因为妹妹喜欢看飞机)。
主角仰望天空时对妹妹的缅怀。
整个过程,其他兄妹没有悲伤的哭泣,没有脸部表情,导演的拍摄也只是扫了下公园停下来的游乐设施,妹妹的画、手、额头,然后整个送别过程也是伴随几句对白,几个苍白的动作而过。整个过程,死去的妹妹一个正面的镜头,亲兄妹的悲伤与不舍,妹妹弥留的镜头,这些统统都没有。有的只是导演写实自然的镜头,对事件不予置评的冷静(毕竟纪录片导演出身),克制的表达。
但有时,是枝拍摄的戛纳最年轻影帝--柳乐优弥的一个表情,却不得不令你动容。
虽说了是枝百般好,但我对是枝的作品还是有不满的:缺少时代感。例如杨德昌导演的《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会有罕见的时代背景下的审视与冷静。当然这只不过是我的喜好,专注于家庭关系的是枝也是顶好的。
ending
之前有朋友跟我说看电影写点评很废,且很多人过分解读,但我觉得看电影写文章就像翻译,由电影创作者去创作,而由观众去审视、解读。已故文学工作者曾希邦先生发过一条微博来形容翻译:
我几乎天天接触翻译,所以,我的微博话题,总离不开翻译。我一再强调,翻译是不可能的,翻译只是从不可能中,寻求可能,如此而已。我相信,我这几句话,是可以传世的诤言,因为,它包含了真理。翻译永远无法超越原文。翻译,充其量只能重现原文的意境。一个真正懂得翻译的人,决不敢轻易批评他人翻译。
所以,文章不可能超过电影本身,我写影评更多是为了再理解,和实践。
一口气看了七部是枝裕和的作品,不想写得空泛,又因为我看了些电影的书,所以希望写篇文章实践下,就找了个摄影的角度入手(额,貌似也有点空)。
其实,是枝裕和的作品还有不少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东西: 柳乐优弥的表演,树木希林大神级接地气的演技,还有如上稍微提及的对比,符号,打光等等。主题里的人文关怀,是枝当然不止以上的所说的镜头,还有,其实日本文化里对食十分讲究,是枝的这几部电影都有不止一个关于食的镜头,对原生家庭的问题,传承都有提及。
很多时候,他影片中,或许一声孩子的嬉笑声,或许一位电车乘务员的一个手势,或许一罐淡淡的梅子酒,或许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朝镜头的一个驻足观望就已经征服观众了。以上,在我看来,是枝裕和是个严谨,注重细节,充满人文气息的导演。《第三次的杀人》要来了,期待吗?